它像极了什么
每次面对断壁残垣、枯藤老树,总有种莫名的悸动;每次触摸古寺锈钟、破门颓墙,总会勾起斑驳点点的记忆;每次目睹柳残花败、云冷星陨,总会生出难状的愁绪;每次途经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满苔。总会驻足停留,忍不住多看几眼……那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它像极了什么,我想不起。
每次读到苏轼的那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心中总会擦过丝丝阴云,悲悯花的易逝,又为那不畏风霜的风韵而顶礼膜拜,它像极了什么,我总是想不起。
每次品茗那首《忆圆明残景》,总会触动我的灵魂。是由于它的沧桑?还是历史的罪恶?似乎都不是,它像极了什么,我真的想不起,只是不由自主地吟诵,“颓园废景草石丛/断柱残桥陌上茔/树影空烟人觅迹/梳林野雨路泥行/折松败柳暝清幽/蚱蠓芜蒿鸦雀争/秋窗凄风冷湖苇/香怜菏瓣落浮萍”……不知何时,早已泣不成声。
夜深人静时,一个人难以进眠,脑海中总会浮现徐志摩的《残破》,“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闭上眼回看到过往的云烟/ 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我有的只是些残破的呼吸/如同封闭在壁椽间的群鼠/追逐着,追求着黑暗与虚无!”。描写地如此惟妙惟肖,它真的像极了什么,我怎么想不起。
一阵风吹过,飘出凄清的箫声。箫声夹着冰泉之气,忽如海浪层层推进,忽如峡谷一阵旋风,急剧而上,忽如深夜银河静静流淌…… 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往,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楚可闻。“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此伏彼起,繁音渐增。“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先如叫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叫我和,渐渐的百鸟离往,春残花落,“……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但闻箫声凄凄,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箫声停顿很久,我这才如梦初醒。
这就是我所久久寻觅的感觉,是的,它像极了薄命红颜,花落随水流。正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汇,才让人心生感伤与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