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东北过年的杀猪菜
窗外的鞭炮声开始从零零星星渐渐地变得此起彼伏了,大小商店里人流如织,随着年的邻近,年味是越来越浓了。说到过年,就禁不住要往怀旧,由于只有在童年的记忆中,过年才是那样的叫人渴盼,是那样的令人向往。
儿时过年对新衣服的向往自不待说,那是每一个女孩子心中的梦,365天几乎天天都在盼看。而过年的鞭炮也不想说,由于那基本上是男孩子们的“专利”。既然不说“穿”和“玩”,剩下的就是“吃”了。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过年时印象最深的“吃”当属农家的“杀猪菜”。
小时候家住在城里,过年时没有什么特殊的程序,无非涮涮火锅,炒几个好菜,比较简单。只有一年到乡下往过年,才真正接触了农村的淳朴,了解农村年味的浓郁。那份隆重和热闹的场景,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那时的东北的乡下生活十分贫困,但是家家户户总是要圈养一头大肥猪,不肯卖掉换钱,而是留待着过年时一家人乃至全村人一饱口福。
屠夫进村后,不甘寂寞的孩子们就尾随着来到预备杀猪的人家,围在院子里看热闹。待杀的肥猪那声声惨叫引来男孩子们激动的大声呼喊,胆小的女孩们则捂上眼睛,却又忍不住从指缝之间向外窥视。我是断然不敢观看这样的惨状,于是一溜小跑着远远地逃离开那一声声尽看的惨叫。
杀猪的场景固然很凄惨,叫人心里十分不适。但是我却无法拒尽“杀猪菜”的美味***。
制作“杀猪菜”的过程基本上是“全民总动员”的过程。村子里的***们都会前来帮忙,由于中午大家会欢聚一堂共同享用美味过瘾的“杀猪菜”。新鲜的猪血被灌到肠衣里面,上锅蒸制成了红红的血肠,各种猪“下货”也被洗净做熟。酸菜缸被打开来,把一棵棵酸菜洗净后细细地切好,再与血肠、豆腐、排骨等等一些好吃的东西一起炖上满满一大锅——这就是“杀猪菜”了,然后再蒸上满满一大锅的高粱米干饭,年饭就算预备齐全了。每每这时,街坊四邻的锅碗瓢盆就全部都要派上了用场,***的大娘婶子嫂子姐姐们也全都忙得满头大汗。
蒸煮煎炒使得宽敞的火炕被烧得热乎乎的,这时爷爷、大伯、叔叔们还有年纪较长的哥哥们就开始脱鞋上炕,端起酒盅,呷一口烫得温热的“老白干”,就着“闲磕”,小口吃着猪下货,大口尝着“杀猪菜”,享受起“年”的滋味了。
吃“杀猪菜”充分体现了东北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没有哪一家的“杀猪菜”是可以独自享用的,那样定会招来全村人的鄙视。在小一点的村子里,假如有人家预备杀猪要做“杀猪菜”,定是每家每户都要邀请到,而大一点的村子则要邀请自家的***全部参加。同时大碗吃菜、大块吃肉、大口饮酒也体现了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汉子的粗犷与豪迈。
每当吃“杀猪菜”的时候,成年男人们盘腿坐在烧得灼热的火炕上,面红耳赤地饮酒、唠嗑、吃菜;年长的女人们则在厨房里忙活的团团乱转;年轻一点的女孩子们在厨房与炕沿之间往来穿梭、端茶送水、盛饭添菜;小孩子们盛上一碗“杀猪菜”,就着一碗高粱米干饭,蹲在院子里津津有味地享受起来。
预备“杀猪菜”时的那种团团乱转的忙活、吃“杀猪菜”时的那种人声鼎沸的喧嚣、以及“杀猪菜”那浓郁诱人的肉香一直深深刻印在我的记忆中。每到过年时节,就会想起东北故乡的“杀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