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回宿;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出发点。
——题记
又读了一遍《文化苦旅》,还是这篇废墟最令我震撼,废墟一如辉煌背后的沧桑,带着了悟的微笑,放开对不执的执念,在阔别繁华的彼岸淡看紫陌红尘辗转的世界。模糊间,我似乎看到释迦摩尼拈花一笑。是的,废墟就是皈依,将曾今阔别大地的美丽重新还给它,万事种种,总逃不过最后的皈依。
伤痕是时间的脚步,废墟时历史的伤痕。没有一个民族没有废墟,就如没有一个人没有伤痕。那种美丽岂是所谓繁华如锦,或者绚丽奇尽所能代替的?我总在想,每每夜深人静时,每每废墟与明月对看时。他们是否会想起金戈铁马,万里扬沙?是否会想起盛世风华,歌舞升平?那个世界没有人可以参与,那是只属于他们的记忆,只属于沧桑的见证者,我们都太年轻,我们都太激进,我们只适合如今,我们回不到过往。区区如我们,至多是一枚不知如何来到世上的带有某种记忆和血液的碎片罢了。
废墟已经碎了,不怕再碎,只希看历史会还给大地一片宁静。不必感慨,不必惋惜,残碎是它的美丽,废墟从来甘之如饴。一如余秋雨先生说的,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朽迈。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爱美。我们每一个人,冥冥之中的每一种存在,从一开始就是一无所有的,每一种形式的存在,都不过是向上苍借了那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于几千年,每一种存在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的结局——皈依大地。无论妍媸,无论善恶,结局个个雷同。
何必执着呢?何必非要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何必用天真伪饰苍老,何必用技巧来弥补缺憾。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时间或快或慢,却总不会倒着走,就像从出生就走向死亡——传说中的宿命。
曾经也深切地希看过重现当年惊艳尽伦的圆明园,甚至于梦想有生之年可以看见覆压三百余里,震慑神州大地的阿房宫。怀着一点点私心,总想见到世上所有的绮丽,哪怕千年前的风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憾,遗憾着不能在它最美丽的时候遇见,心心念念,也只及得回看将逝的残影。如今,固然依旧痴迷于这些极致风景,但也只是痴迷着,不会再希看重现一切。不仅仅由于再见的已不是当年心萦魂牵的,更重要的是不愿打搅它们的长眠,渐进大地的皈依。
忽然有些怔怔,想来所思所恋的也不过是月夜下的一丝宁静吧,一如不再有人打搅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