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湖畔闻秋声

一年四季,人们将秋季称为金秋,秋季的九、十月份又被称为“金九银十”,而国庆节长假正卡在这金银交接之际,可见这个假期是多么的不平常啊。国庆,带给每个国人就成了节日,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借此假日,寻一处可将身心得以托付之地,休闲游憩、怡然自乐,才算不辜负这黄金般的时光。
节前往了京郊的西北边,这次就不再重蹈覆辙了,而是来到了位于京城东北边的金海湖风景区。不知怎的,看到金海湖三个字,就让我至少联想到两个名词,一个是金海,一个是金海心。“金海”一定是泛着金光的海,“金海心”就是那个不停地唱道“要做你窗前一株水仙”的姑娘,就这两个词,已足够***我来到金海湖畔了。
秋天,很轻易让人想到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欧阳修老先生感受的秋天是一种悲凉、萧瑟、哀叹的秋声,而当我漫步在金海湖畔时,听到的却是来自碧水蓝天、朝阳月光、大地农场、秋虫雀鸟、枝叶繁花的秋声。
和城里相比,郊外是安静的,这种安静是可以让你的心随着安静下来,不再被世俗庸扰。时间在这安静的环境中变得修长,你不必在乎人为的安排,而是可以完全按照自己身体的生物钟生活,睡觉睡到自然醒。清晨,当我走出宾馆房间时,大地已经被阳光笼罩。一阵微风吹过,湖水便应和着出现柔柔的涟漪,水中的鱼儿也欢快的追逐着岸边的行人游走,她们知道行人乐于给她们食品,向他们示好,而不会被“河蟹”吃掉的。这湖水的魅力真大,你看她不仅是鱼不能离开的依恋,就连岸边的柳、天边的风、天上太阳也心甘情愿的投向她,做她怀抱中的一滴水珠,一个涟漪,甚至仅仅是一个影子。热和的阳光投射在这湖水中,你的眼睛会忽然地被或金或银的粼粼波光照耀一下,你以为是见到了湖水的笑脸,但是你并没有看穿这秋水,更不必说能闻声她心底的声音了。只有当夜幕降临之后,所有的喧哗消失,四周万籁俱静,你再次走进她的身边时,你便看到了那皎洁的明月在痴痴地看着湖水,也能听到这湖水对明月的窃窃絮语,你若能坚持,便可以听到一整夜的缠绵。
只有秋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彩季节。此时不仅花儿多姿多彩,就连平时大多只是绿色的树叶也变得五颜六色了。枫叶、黄栌和银杏叶是京城秋季的主打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倒是以前未几见的红绿相间的柿子树叶、黄色的核桃树叶,也因该是京郊装点秋色的主要成员;特别是之前不知其名字,却总是在秋天最早带给京城红色、也是最晚离往的蕤核树叶,她就像是秋色的一位羞涩的红颜,即默默无闻又自始至终地陪伴着秋色,直至暮年垂落。看着这已经变得深红色的蕤核树叶,忽然想起我喜爱的、也是这般贤淑舒适的歌手孟庭苇曾唱过的一首《红花》:“古儿浪瓦(红花),微笑的花儿,阿姐拉陪你长大。古儿浪瓦,一朵朵红花,美如晚霞。笑开啦……”。觉得这种树叶就像一首无声的歌,将自己的红艳唱给秋天,那么的心甘情愿。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京郊,此时,道路两旁的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大多在前一阶段就收获了,田地里******的秸秆如负释重的躺下,一些不知倦怠的秸秆顽皮地立在太阳下欢唱;红红绿绿的大萝卜用力地从地下探出脸来,对着走过的人摆着歌唱的pose,她们可不想让喜爱她们的人错过;果园里的青苹果、红苹果也发出咯咯的笑声,招引着游人走近她们,当你走近后,又会不由自主地将她们贴近你的脸颊,由于她们身上散发香甜味道,谁也无法抗拒地会深深地嗅闻。走进农家大院,纯自然的、香喷喷的农家饭菜让你只觉得自己是小肚鸡肠,真想模仿一下绿林好汉,放肆的大口的吃肉、大口的饮酒、大声的说话,秀一下自己豪放的本性。秋天的果实,唱着香甜,唱着愉悦,唱着饱满,唱着笑颜。
夕阳西下,不知不觉地走在了一座命名为“海子”的公路桥上。这座海子桥是在金海湖的西南方向的一条公路上。当看见桥头指示牌上写着“海子桥”时,让我惊喜了好一阵子。怎么会在这里遇见“海子”,海子可是我最欣赏的现代诗人了,他的《月光》、《日记》、以及在我首页链接的《给你》,都是让我读来便流泪的诗。尽管我知道这个“海子桥”的命名一定是缘于金海湖的“海”,但是,在这个秋天,这个时间,就这样不经意地碰到了“他”,应该是冥冥之中的巧遇吧。此刻,抬头看往,虽是夕阳西下之时,但是天空中有一轮弯月高悬,她在在落日的余晖显得格外皎洁。我想,假如海子还在世,他一定也会像我一样,向着明月寄托自己的祝愿。忽然间,我体会到海子描写月光时的感受,仿佛闻声了那句“月光照着月光,今晚,美丽的月光合在一起流淌”的咏叹。
秋天的声音,就这在白与昼的交替中叫响。我想,这个秋天,这样的秋声,会不尽于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