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由短文学出品,请您保留底部链接信息,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心情日记 > 心情日志 > 文章内容

小悦悦事件的思考

作者: moxianjun2003 来源: 网络转帖 时间: 2011-11-11 阅读: 在线投稿

  小悦悦事件的始末,相信很多人都已知晓,结果是我们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可从我看到网上的视频及新闻的报道,我就隐约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被碾压两次,成活的几率肯定是很小,强忍着内心的激动看完了所有的视频,眼泪无法控制的流了下来,记得好久没有流过这样的眼泪了,依旧是咸咸的。忽然有点憎恨17路人的“冷漠”离开,假如当中有一人肯扶一下或者打急救电话,要么更直截了当的在路边大喊几声,或者在第二辆车再次碾过前扶起,小悦悦或许都还有得救,至少不会遭到那么多的网友及自己良心的谴责。

  一直在揪心,一直在关注,小悦悦的离往,让我们的良心及道德再次受到谴责,网上评论更是“排山倒海”,道德底线再次排上了议程。或许南京的“彭宇案”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让我们优柔寡断,害怕惹祸上身,“网上流传的,老人跌倒在地,很多人都不敢往扶,都是出于其考虑。

  网上的一位网友这样写道和评论“道德沦陷的今天就是这样,扶起一个老人家也被告上法庭赔钱的社会,试问又会有谁能冒着谋杀他人的罪行往救一个生死未卜的人呢?不是我们佛隐士不想救,而是道德沦陷的社会不答应我们往救。”——其话语难免有点偏激,可又不能不说也很现实,大多数人都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

   实在随着在越来越城市化和边沿化,也越来越现实的今天,子女安全题目的看管,父母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那些为了生存或者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的父母,(称其留守儿童)有其辛酸和无奈的一面,我们在祈祷的同时,更多的是如何往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事后补救是最无济的,再多的“曝光”,再多的谴责,只能说是一种堂而皇之“慰藉”。

   以“事”为鉴,把自己当做看护人和监护人,人人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有效的,学会打扫自家门前的“雪”。

  Farry mo    10/25

上一篇:和你在一起的日子 下一篇:我知道,爱人、兄弟我们总要占一样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