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真需要减压
前不久听了一学术泰斗谈论了他所理解的西方价值体系,总觉得无论处在哪一个领域,对于人生的领悟大家都是有共同语言的。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刻,有多少人开始关注、思考自己的人生,想到了哲学,如牛顿那样想不通的就投进到宗教。
在大学几年日子里,我要比同系的同龄人想得更多,不喜欢读一些网络小说,也从不参与“补刀”的行列,有时候会为此而感到孤独,但只要相信布满自信,我的心总能挺过往。回想离开高中纯真的年代,在新的生活中收获了新的友谊,与优秀的学子同台竞技,在场上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汗水。
但有时候自己确实累了,当压力充斥,就像一个皮球已经在涨破的边沿时候,如何给自己减压就成了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学技术的孩子总少了些文科人的多情,忧郁时候可以将思绪转到纸张上,然后对着镜子强挤出一张笑脸,多么和善的一种泄压方式!但我呢,在好友前略带沙哑的声音、莫名其妙的态度转变,总会被人所不解,醒来后又陷进了自责的恶性循环之中。有时候,真觉得不要争了,就如赛跑一样,平时慢跑是进步耐力增强体质的方式,但一千米的测试带来的只是对身体的伤害。
生活需要减压,就像一艘漂泊久了的船舶希看能有一个避风的港湾;
生活需要减压,就像游子在耳边中经常飘荡起的母亲临行时候的嘱咐;
西方的哲学告诉我们,人活着是为了两个目的--生活与生命。没有生活质量,生命又没有目标的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而拥有生活质量却缺少生命目标的人活着就如同走肉行尸;拥有生命的目标而缺少生活质量的人活着是痛苦的;而只有既拥有了生活质量,生命又有目标追求的人活着才是真正的活着。昨日的钟声迎来了新的一岁,二十多年晃晃而过,寻找生命的目的却远未实现。看着高中时候的玩伴,因回答不了老校长的两个题目“来**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而选择继续深造,我们这二十多年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度过来的呢?人生的目标一变再变,或许就由于“二十岁后不要父母一分钱”那句话我选择了前半生为生活而挣扎。
生活的减压方式,或许就来自于跑十圈之后的畅快,第二天醒来后又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