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吗
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吗
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是吗?不是吗?是吗?不是吗?……我不知道,反正有个同行搅了这趟浑水被停职了,据说他一句话伤害了几百万上海市民的感情,听上往蛮结棍的。
自小在这个语言环境下长大,我当然知道上海话的确是在慢慢被消解。我的很多同龄人,一方面已经听不懂很多饶有趣味的俚语,无意中却又把普通话甚至港台腔的词汇硬植进自己的方言中来,成何体统,只有天晓得。我个人当然是喜欢上海话的,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会用它读一段张爱玲的《桂花蒸 阿小悲秋》。我尤其爱略带宁波口音的上海话,譬如宋庆龄在亚洲和平会议上的演讲,那一腔温婉的吴侬软语。众所周知,宋庆龄通晓英语和德语,不过在国际舞台上,她却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家乡话,而那个时代,大概也正是“上海话”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
任何语言都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一种更深层的文化的表征。通过研习一门语言,你可以知道那群人是如何思考、交流乃至插科打诨。语言的消亡也不可能是孤立的,它往往预示着文化的流失或败坏。
我在城隍庙见过一个上海欧吉桑买小工艺品,执意要还价,店主一再拒尽,最后欧吉桑无奈,脱口而出“阿拉在上海住了几十年了,城隍庙又不是第一次来,你这种价格只能吃吃外地人。”太不巧,店主是浙江三门人,听了这话,放下手中的帐簿,叉起腰就说开了:“上海人怎么了?上海人很了不起吗?你往看看黄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里面住的十有****都是‘外地人’;你再往看看一塌糊涂的棋牌室和麻将坊,里面保证全部都是上海人。”欧吉桑沉默了,由于眼前的这位外地人所言非虚,而棋牌室很可能是他接下来就要光顾的地方。
还有一次我打车,的哥是个很能侃的老上海,他怀恋起八十年代,“那时候的上海人,阳光,勤奋,温文尔雅”,而如今,海纳百川的胸襟已经不再,只留下买葱时为两毛钱争执不下的笑柄。
种种现状指向一个根源:语言消亡的背后实在是一种精神土壤的缺失。闭关锁国这一巨大的时代断层固然告一段落,可整整一代上海人的心智却已经难以重拾“东方巴黎”的桂冠,愤懑压倒了自信,牢骚占据了度量。在这里,面对前赴后继的“外地人”和“外国人”,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做好被世界拥抱的预备。在这里,每个勤勉的人都能得到机会,自由竞争的机制让他们失往了地域保护下的些许好处。在这里,他们中的很多人只能拿着低保或吃着“外地人”们缴的房租,斗着地主,说一句外人听不懂的玩笑缅怀一下那种远往的优越感。要是连“上海话”都没有了,这些“上海人”真的只能沦落为一个尽对赤贫的群体。于是他们敏感了、紧张了、激动了、脆弱的感情很轻易就被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