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为何令中外诗人动情
冬至,为何令中外诗人动情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假如冬天来临,那么春天还会远吗?”我真想不明白,在天冷地冻的冬天,东方的诗圣杜甫和西方的理想主义大诗人雪莱,为什么对冬至也就是冬天来临会如此钟情呢?竟然让这中外的两个诗人,穿越时空,摒弃国别,你酬我唱,在隆冬里远看阳春,忘却严冷,分别吟唱了讴歌冬至的诗篇,并各自成为脍炙人口的世间尽唱。
久经思考,我一直都没有寻找得到令我信服的答案。
不知不觉地,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于是,我突发奇想,这中外的两个诗人能够这样心有灵犀地不谋而合,无外乎是由于冬至这一节气具有特别不同的意味,或者布满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希看的诗意吧?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在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早在2500多年前的年龄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现代天文科学也证实,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回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冬至过后,各地天气都进进一个最严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即进进了数九冷天,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即使到了现在,各地还保存有涂画“九九消冷图”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冬至一直都很重视,并把冬至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以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就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尽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到了冬至这一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之间各以美食相赠,相互造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到了唐、宋时期,冬至还是一个祭天祭祖的日子,天子在这一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则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履长”与“隆师”。所谓履长,是指晚辈星期尊长,尤指儿媳献履献袜。冬至日的星期尊长,不同于平常之时的昏定辰省,一定要展排家宴,向父母尊长行礼,此外就是媳妇给公公婆婆献履献袜,这正是“履长”的本义。
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仍然有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的“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冬至肉,身体赛牛犊”,“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等等谚语,就十分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
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还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一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综上所述,在我国各地,无论是北方,还是南国,冬至保存下来的种种习俗,都不约而同地寄托着这样一份浓浓的乡情:祈看来年是个好光景,期待春天早一些明媚着翩翩而来。“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冷消尽热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杨允孚的这首七言诗就十分明白地告诉人们,离别了冬至,再数九个九天,即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会自然而然地来到人间了哦!正如雪莱的吟唱一样:“假如冬天来临,那么春天还会远吗?”
玉林华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