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由短文学出品,请您保留底部链接信息,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网络文章 > 经典网文 > 文章内容

英国市场的中国品牌策略

作者: 迷失站长 来源: 网络转帖 时间: 2011-11-18 阅读: 在线投稿

英国市场的中国品牌策略

金融危机的狂飙席卷全球,英国也未能幸免,由于它的经济早就和世界融为一体,这反而给中国企业创造了一个进进英国市场千载难逢的时机,也许逐鹿英伦会成为中国企业下一个时尚。首先声明,这里说的“进进英国市场”是指品牌进进英国,而不仅仅是产品。假如品牌没有进进英国,企业充其量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而已。
英国首相高登·布朗曾在英中贸易峰会上致辞:“我希看在2010年前,有超过100家中国企业到英国投资。”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国,正热情张开怀抱等待着中国企业的到来。中国企业要想进进英国市场,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英国拥有漫长的对外贸易史,是个当之无愧的贸易大国。信仰哈耶克自由主义学说的撒切尔夫人给这片土地留下了自由主义传统。目前,伦敦是世界贸易、金融、保险和运输中心,而且实行完全不干预的自由贸易政策,没有外汇控制,税率在欧洲最低,甚至创办企业无需注册资金,重商主义传统使得英国政府对于外资进进自己的国土抱着开放态度,英国政府、各家商会,包括企业和大众媒体,对于外部投资都持欢迎态度。
英国社会对于外部投资持有理性态度,将所谓的“民族情感”和经济行为分得比较开,一般不会出现汇源果汁和苏泊尔式的“民族品牌被吃掉了”的大讨论,伦敦的士都卖给了中国吉祥汽车。看来,英国人比中国人更能接受将“品牌当儿子养,然后当猪卖”的理念。对于收购和吞并行为,中国企业受到当地社会抵制的机会也许会小于外资并购在中国受到的抵制。
固然英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比较受伤,但它仍然是一个世界经济强国,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5位,(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在第2位),并且它是欧洲的桥头堡,通过英国,中国企业的产品可以进进27个国家、约5亿人口的欧盟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英国可以作为贸易中转站和品牌实验场。
英国企业的品牌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好。历史上英国事一个重商国家,其在专利制度、商标和品牌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积累丝尽不逊色于其他发达国家。早在1449年,英国亨利六世就授予发明彩色玻璃制造方法的人以专利权。1876年,伦敦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登记商标,即用红三角作为标志的啤酒商标。对于侵害企业和品牌权益的行为,英国政府予以重罚。对于进进英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品牌可以得到强有力的保护。
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英国本土强势品牌,要切断英国本土强势品牌与英国消费者之间的联系,的确需要费一番工夫。这种联系不仅仅是价格、性能和用途的联系,更多的是情感和品牌上的联系。强势的英国品牌拥有有利的市场地位,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十分重要。要从英国品牌手中夺取市场,中国企业需要在价值创新、文化概念和品牌形象等方面与其正面竞争。逐鹿英伦,需要的不仅仅是贸易勇气,还要有品牌聪明。
中国企业与英国企业相比,也许本钱上风比较明显,但是在品牌战略方面还差得很远。对于众多中国企业来说,品牌战略还是比较陌生的东西,与英国企业的认知趣比,中国企业还相差很远。
中国企业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品牌的塑造,这对于它们进进英国市场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如今问任何一家中国企业是否重视品牌,回答都是肯定的,这比起前几年还有众多企业大嚷“做品牌不如做销量”是一个进步。至少说明中国企业已经普遍熟悉到:销量大到像三鹿这样的企业(失事前,其销量在行业内排在第一位),也经不起品牌风暴。英国市场上品牌发育成熟,层级划分也公道。比如超市、服装店、酒店、啤酒和化妆品等行业都有强势品牌,各司其职,十分清楚。
光有重视还不够,品牌到底是什么?如何通过品牌获得高溢价?如何用品牌气力整合渠道?中国企业在进进英国市场之前,应该好好补一下品牌战略课程,这是尽对有必要的。中国企业在制定自己的“品牌策略”时,应该设计出真正瞄准有利润的细分市场、有创意、唯一无二、难以复制、可以长期坚持、有贸易模式支撑的“品牌策略”。
在“品牌策略”方面,中国企业存在以下一些共性题目:
首先,过于注重通用方法,忽略了打造品牌的独特性。品牌之所以有价值,是由于你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没有的你有,别人有的你更强。浙江、广东的一些企业一窝蜂地请明星代言,以至于网上流传着一个明码标价的明星代言清单,其结果是广深高速公路两旁的大型户外广告牌上全都是一个个明星在搔首弄姿。以这种不关心广告做给谁看的做法开拓英国市场,基本上是以卵击石。
其次,品牌建设缺乏连贯性。很多企业看见有的企业赞助郎朗,于是就赞助伦敦芭蕾舞团;看到有的企业赞助跳水队,于是就赞助击剑队,完全不理会营销活动与自身品牌调性的吻合度和匹配度。品牌和企业选取的识别符号之间要有逻辑关联,

上一篇:戒指的戴法 下一篇:梦中的跋涉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