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
什么是物联网?
摘要: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治理。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治理。国际电信同盟2005年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纵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进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职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治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治理生产和生活,达到“聪明”状态,进步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假如“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题目,单把所有物品都植进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物联网-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讯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实在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讯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心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治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往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同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治理、生产运行、社会治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发展
(第二届国际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同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讯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进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聪明的地球”的最新策略。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聪明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策略发布会上,IBM还提出,假如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进“聪明”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聪明基础设施平台。
钱大群表示,当今世界很多重大的题目如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实际上都能够以更加“聪明”的方式解决。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同时,也孕育着未来的发展机遇,中国不仅能够籍此机遇开创新乐观产业和新的市场,加速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IBM希看“聪明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了“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以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这一判定像摩尔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