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由短文学出品,请您保留底部链接信息,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网络文章 > 经典网文 > 文章内容

关于“俗”

作者: 描述苗树 来源: 网络转帖 时间: 2011-11-10 阅读: 在线投稿
  

  和朋友聊Q时,她说了一句话,她说:“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俗了,自从做了行政文员,觉得自己的爱情和事业都掺杂了太俗的东西”。听她说到了“俗”,不由的仔细的冥想了下,想了想,我回了一句:“不是你俗,是我们都俗,大家都俗,境界低,比不上陶渊明桃花源里的高境界”。由于我们都是这世间里的小人物,是宇宙中微小的尘埃,只想低风险的生存。能够低风险的生存,条件只有“钱”,由于"钱”,所以我们,大家,都变得俗,都俗。
  
  的确,钱少想钱多,钱多想更多,永不嫌钱多。都爱钱,爱钱的不止你一个,我也爱,大家都爱。钱不但可以提供生存,也可以抗压风险,甚至自由。我们总是会往比较而自卑,而变俗。比如,看着别人的高楼高,看着别人的“牛”车“牛”,别人比我们高比我们牛,比来比往,不可抑制,愚蠢俗套的往自卑。由于比较,所以折腾,由于折腾,所以世“俗”。
  
  经常听到形影单只的友人们抱怨,抱怨自己对爱情不敏感,似乎丧失了爱的能力。有时候,就想一个人就这样过,不想谈所谓的恋爱,也不想结婚。感觉自己对爱情有了免疫功能,不想劳神伤心。根本原因在于就一个字“俗”,答应这么说。
  
  不知大家有没看过一句话,都说,结婚最好时间25岁,由于那时的男女们,生活,思想,大致成熟,大抵能力承担婚姻的这担子。20岁~到25岁,所处思想那是一个境界了。可以这么说。的确,超过25岁的男女,心已变的粗糙硬实,除了爱上爱情,还爱上爱情之外的东西·······很难从心灵,或眼神里纯粹单纯的只爱上爱情这个东西。对于董永家的七仙女,还有许仙家的白蛇,及千年狐狸等,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爱。但我们不行,做不到,究竟我们都只是平常女子,由于平常,所以只有“俗”。
  
  你想想,假如一个超过25岁的女子,你让她找个一无所有的男人她愿意吗?我想她宁愿孤单也不愿意,为何?由于我们所处的现实对爱情的压迫,造成了衡量爱情的标准掺杂了太多世俗的东西。实在也难怪,在这个情感易变,物欲横流的世界,爱情和婚姻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所以,只有“俗”。
  
  还有个其次原因在于,青春是有限的,找个一无所有的男人,不是女人们怕吃苦,而是你没有青春陪他奋斗打拼了,等你花费了所有的青春得来的东西,或许你已人老珠黄,这个男人的心或许早就在外蠢蠢欲动了,不爱你朽迈的脸上痛苦的皱纹,他只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所以女人们不敢赌,也没勇气赌,或许不值得赌。由于不敢赌青春,所以只有“俗”。
  
  我们都没有金岳霖对林徽因的非你不娶,叶芝对莫德.冈一生一世的爱恋,任海水也无法冷却的热情,没有罗密欧朱丽叶的生死相随·······我们做不到固然枝条很多,但根却只有一条。我们知道除了爱情还有值得我们往观看的东西,所以在爱情上,我们只能“俗”。
  
  我一直都想把自己内心使得异常强大,要有强大的内心和不会屈服的信念。相信人的韧力有无穷大,可以承受一切。可后来我发现了一件事,当我们内心变得异常强大时,就会懒得费时费力,劳心伤神,有时当我们按图索骥的做些事情时,蓦然就会发现原来,异常强大就会变得冷酷,由于冷酷,所以世“俗”。
  
  村上春树,这个写畅销书的大牌作家,还是纯文学畅销书的作家,他说过一句话:“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实在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是的,人是在一瞬间变老的,变成熟了。由于幸福的表象下,追溯到生命的本质是虚无,由于虚无,所以世“俗”。
  
  散播力最强的琼瑶,散播着人世间的真爱,她所写的那些所谓的“真爱”曾感动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眼泪,在她初嫁了人之后,还不是一样发出了一声感叹:“贫贱夫妻百事哀”。哎了,叹了,散播真爱的她,还是免不了“俗”这个字。
  
  《蜗居》里面的海藻,假如宋思明他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男人,那么年轻的郭海藻还会在另有所爱小贝的情况下做宋思明的小三吗?她实在没那么可怜,也不可怜,也没人把它送到案板上,是她自己愿意的——可以这么说,换做你,是不是也愿意呢?由于你分得清楚,你是在对一个比自己年长很多,或与旧情人藕断丝连的男人说愿意,还是在对那顶头上的光环说愿意。前辈们通常还说的一句话,“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还有一句,“女人生错人家没关系,嫁好人家要紧”,意思是说,生在穷苦家没关系,还有第2条路,找个好人家嫁了,翻身。由于对爱情的赋予指看高,期待的附加值高,所以“俗”。
  
  各大校园里,开着高级轿车接孩子的,开着摩的或者自行车接孩子的,数不胜数,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坐着自行车上孩子的看着做轿车上的孩子,无形中心里形成了一种对比和自卑,为了自己曾有过的这种自卑不会重倒影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于是想通了,想通了也变“俗”了,知道这钱起着多么强的催化作用,就如同火碰到纸一下子就能点着。要很多很多钱,别人孩子拥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拥有。贫贱不能移,用在这里已经有些分歧适了。由于想通,所以“俗”了。
  
  不知大家有没这样发现,通常带男朋友回家,父母的第一句话就是:“他是做什么的?工资多少”?我就遇过这样的事情,那时还觉得父母很俗,不可理喻。为什么第一句话不是问:“你们感情好不好”?而是说到工作和钱上往了,可是现在的我们还不是一样也只问:做什么的?工资多少?况且,父母的世俗也是一种关爱,就比如现在为人父母的我们,假如我们的女儿找了男朋友,我们依然会问那个男人工资多少,能给女儿足够的物质让她过得幸福吗?在钱能保证物质生活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俗”。
  
  有时候,我们也懂,钱是个好东西,永恒的主题,衡量的标准,钱可以让我们有所保障,有所依靠。是我们生存必须品里很实在的东西。也知道,钱有时也不是万能,比如健康,就比钱来得大。
  
  我们也多想做个雅人,免俗,可是80后的我们压力有多大,国家一下扩招,导致就业难,房价一下上涨,导致了买房难·····有句话这样说“物价与欧洲接轨,房价与月球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80后的我们社会给我们来了一个多大的过渡。何其难,也何其诱,抵制不了***的,就走了郭海藻的路。想想文明对野蛮的同化,靠的就是个“诱”和“俗”字,大山里的孩子对城市孩子的向往,就是大白兔奶糖对巧克力的向往,靠的就是“诱”,由于诱,所以“俗”。
  
  有时候,我们也想不俗,可是身处世俗的世界,你也免不了“俗”,你不俗,别人还当你是异类,是傻子,是不思进取。是······尽管在我们俗的同时,也会往教堂做一下星期,祷告·····或者在家熏陶一下文人的哲学,喝一下心灵鸡汤,可是你能达到“一蓑风雨任平生”的潇洒,却很难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我就试过,效果不佳。
  
  身为俗人,说着满足常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往打车;看开豁然开朗。可真正身临“钱”境,还是免不了会莫名的恐惧和忧虑,依然太“俗”境界太低。我们都只是人,不是神,因而不能免俗,只能继续俗,俗到不能俗,或许也就没境界了,没境界了或许也就高境界了。
  
  关于“俗”只能这么说。
  
  

上一篇:“月光一代”埋头搞统计 下一篇:有才气的人通常“死”的越快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