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洲中学校长与记者的经典对白

时代呼唤英雄
——和《哈尔滨晚报》记者的谈话
1998年仲夏,全国教育期刊协作会议的代表们前往井冈山,途经白鹭洲,我因此结识了刘堂江,任小艾,张朝阳等同道。并和她们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交往。前面这组文章是任小艾老师组稿,发表于《人民教育》1998年第十二期。在她的盛情邀请下,我参加了次年一月份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全国“让英雄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闪光”理论研讨会。会上,我作了题为《我们不能光培养特别能考试的学生》的发言。会间,我接受了<<哈尔滨晚报>>记者的专访。谈论的话题仍然是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弘扬英雄精神的题目。
记者:校长同道,你从远远的井冈山来到北国冰城,感觉如何?
杨:非常亲切!由于特别的原因,我一直想来。
记者:是什么原因使您产生这种感觉?
杨:由于东北三省是我们三个杰出校友的第二故乡。也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战场。为东北人民的幸福,他们献出了青春和生命!他们分别是原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欧东,原吉林省委第一书记,省长赵林,原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顾问长张开荆将军。
记者:多么惊人的历史性偶合啊!三个领导人竟然出自同一所中学。
杨:他们青年时代面对人民的苦难,社会的黑暗,满怀革命的理想,毅然投笔从戎,他们追随毛泽东同道出生进死,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的事迹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广为流传,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固然我初次来到这里却丝尽不感到陌生,反而感到很亲切。哈尔滨是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昨天我和我校的团委书记专程到李兆麟将军墓前献花。所有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人们,都是万世敬仰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记者:您的这种熟悉使我十分感动,这几年改革开放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果,但社会风气却出现了种种题目,有人称之为精神滑坡,你对此有何看法?
杨:这次研讨会上有的同道提到类似的题目,社会上有些说法,比如“雷锋叔叔不在了”,“雷锋精神过期了”。等等。这些题目的出现值得我们往研究、往探讨。这种情况的发生,反映了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反映我们对这种冲击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性熟悉不足,因而出现某些人丧失理想,丧失信念,见利忘义的现象。但对此我们应持乐观态度,这种情况一定能得到扭转,一切悲观的论点,碌碌无为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记者:请问,现在宣扬英雄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杨:难道搞现代化建设不需要英雄?要知道,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懦弱而可悲的民族。英雄辈出,才能展示这个民族勃勃生机。
记者:可是,连出自贵校的文天祥,其民族英雄的地位都有人质疑呀!
杨:这是一种悲哀,民族的悲哀!持有这种异议的人,不懂历史唯物主义,更不懂辩证法。他们用今天的标准往评判七百多年前的古人。难道笑话!按他们的逻辑,将来世界是要大同的,今天为国家为民族往献身尽不犹豫,难道傻瓜?这类观点和说雷锋是傻子的论调同出一辙。
记者:他们以为宣扬文天祥,不利于民族和解。
杨:中国五十几个民族的团结同等,超出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共同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大力弘扬文天祥精神:崇尚气节。抗击任何敢于进侵敌人,不单是武力的,经济的,还包括文化的。建功立业,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强国!这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尊严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记者:您以为,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弘扬英雄精神?
杨:对英雄的理解,中国与外国事不同的。据报道,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英雄,80%是南极的开拓者,登山者,探险者,登月者,消防员。而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只不过20%。而我国应当更夸大集体英雄主义。当然也不必一概否定个人的奋发图强。
记者:您以为要让英雄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闪光,我们可以做哪些工作呢?
杨:昨天,我听到几个宾馆的服务员在那里议论,“让英雄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闪光?还是先在老师心中闪闪光吧!”这话并非全无道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回根结底就是四个字:教书育人。”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的表率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从这个意义来说.那几位服务员同道的意见是对的。要让英雄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闪光,先要在老师心中闪光,尤其要先在校长心中闪光。要不然、以己之昏昏怎么能使人之昭昭呢?我们应当承认,由于教育的失误,青少年普遍缺乏责任感,不要说社会责任感,连个人责任感也没有。你看那么些横穿马路的人,丝尽不考虑后果。我们经常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都这样讲,最后是人人都没有责。台湾一个校长叫高震东的,他主张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记者: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请你最后用一句话概括采访主题吧
杨:时代呼唤英雄,时代造就英雄。愿英雄的精神永远伴随着哈尔滨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记者: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