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成为化石,大师何在?
当文学成为化石,大师何在?
文·楚倾城
艺博院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中巴金、茅盾、老舍、沈从文、冰心、丁玲、萧乾;胡风、臧克家、孙犁等均榜上有名,而期间的专题展示中:“深切缅怀文学大师钱钟书”、“陕西纪念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柳青”、“张洁,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施蛰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也封过几位“文学大师’”但最后在一片哗然中寂然无声。
“大师”似乎是个高高在上的名词,自古称有高德之出家人为大师,但如今语言丰富的时代中,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看重的人也被尊称为大师,但我们熟知并普遍认可的文学大师,似乎里我们生活的年代越近,便越荒凉。
不久前,两家着名杂志展开了一场在二十年当代文学中“寻找大师”的活动,候选人有十九位——王蒙、余华、王朔、刘震云、马原、莫言、张炜、舒婷、史铁生、张承志、韩少功、李锐、王安忆、汪曾祺、格非、苏童、尤凤伟、陈忠实、贾平凹。无论如何,不能说这个名单有尽对经典性和权威性,但是具有代表性。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是王蒙、余华、格非、曹文轩、赵长天、叶兆言等也被冠以“最具才华的青年文学大师”之称……
李敖先生经常挂在嘴上的“我***如何如之何”惹的非议还少吗?评论界普遍以为:岂只无大师,当代中国甚至不知大师为何物——透彻冷静的聪明,神迹一般的才华……不够!远远不够!
曾和朋友说过:好老婆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好天子要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而好的写手要通古文、明今体,擅小说、能散文,不耻大俗,不畏大雅,各领域皆有见有识,方可溶百家而终得一派自然。但这也只是好写手的基本要求,离大师仍太远。只是真正的大师似乎倒不必是什么全才,有字字珠玑流传众口的一篇尽世佳作也就够了。比如鲁迅,最大成就是杂文,没有长篇小说,只有一个两万多字的中短篇《阿Q正传》但谁敢说先生不是大师?!
写现代诗的人未必可填词,但惯写四六骈文、惯填词牌曲格的人,或许未必擅小说,但无论写起现代诗还是散文,都可顺手拈来、信口吟成,不止行文流畅,更别有一番年龄笔法的微言大义在其中。遍观身侧,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有从文不久的朋友问我:“侧面描写总做不好,有何技巧?”我慨叹,若不是这位“新人”是叔叔辈的人物,我早抛过一句“只交流,不扫盲”了。平静了一下后我娓娓答曰:如“温酒斩华雄”者,未着一字剑影刀光,武圣风采跃然纸上;如“行者见罗敷”般,未着一字身段颜色,美人形象深进人心……
平日里最畏人问我写作的技巧。以技进文者,只可为匠人,称不得大家。好文章的由来,仅凭一丝灵气牵引足矣,比之刻意而为更显精神。是谓之:初学诗求实,实则精气饱满;再学诗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没有刻意的展陈,没有造作的描写,没有哗众取宠的情调,文章却如行云流水一般使人畅快。
我和很多好友一样,是文学界外的草根,但我们都一边艰辛的成长一边企盼大师的出现。在网络文学纵横确当今,叫人线人一新的东西欣赏到了一些,我们亦看到了不少媚俗之笔和搬抄的情节。文坛的浮华,多来自于对文字的精琢,笔底过分工于雕饰反会喧宾夺主。
如今的之文学,躯壳尚在筋骨尽失,一个时代已成背影,是耶?非耶?草根们皆放达,有些事物的逝往不必执着,记忆已于巅峰定格,何不就让大师成为传奇。文学在成为化石之前,还会出现最后的大师,看小女子有幸识之。
(原创文字,谢尽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