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由短文学出品,请您保留底部链接信息,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散文精选 > 抒情散文 > 文章内容

作者: 布衣粗食 来源: 网络转帖 时间: 2011-11-10 阅读: 在线投稿
    

  文/平民粗食
  
  提起巷,你一定会想起那些深躲在闹市一角的悠长小街,石板路,青砖灰瓦,小贩吆喝着从街头走向街尾;或者是,你一定会记起那些乡村的小巷,黄土小路两边座落着低矮的土砖屋,间杂着一两间猪舍或者牛栏,一两个刚睡醒的农妇拖着廉价板鞋匆忙的低头走过。但我今天要讲的巷,却是一种有着历史缘由的‘过道式小巷’。
  
  这样的巷,要不处在大型矿区的工棚住宅区内,要不就是大型老式国企的家属区进出通道。它正如一面镜子,折射着这个地方的兴衰荣辱,它称不上历史悠久,但又大部分可以追溯到解放以前。你不亲身往这样的巷里走上几个往返,你是看不清它的面目,也体验不到它沧桑的历史循环。
  
  这样的巷,脱离了城市的繁华,也不是纯粹的乡下村庄,但或多或少的有着城市的概念,又有着乡下的淳朴民风。你真的置身其间,一个人悠悠的从巷里走过,你会看到主巷的两边还有很多小巷相连,多少有些走迷宫的味。每一条小巷都是水泥地面,两边建起或高或低的红砖瓦房,当然也会夹杂一些老式公寓房,偶然还可以看到半边土砖屋,就是搭建在红砖墙上的土墙那样子。
  
  这样的巷,都是依地势外形而建,假如是山区,它就依山而建,顺着山势斜斜的连到半山腰,感觉有点杂乱无章;假如是平地,它就平整规范,屋子也错落有致,远远看往还是有些‘风景这边独好’的感悟。不管是那种样式,都是老屋子成群,低矮、狭小、破旧、荒凉占据了上峰;不管是那种样式,都有老人们在巷边的屋里玩牌或者是下棋,期间都可以听到那句“想当年”。
  
  假如你到小巷的次数多了,你就会发现很多红砖墙上会有一点点新绿,那是一株顽强的蕨类植物,细碎的叶片,它的叶子和根茎加在一起也就是巴掌大小。很多我都说不上名字,但它们都把根深深的扎进了墙缝,收集着下雨时留下的零星土壤,把叶子努力的伸展开来,面对着阳光。假如你是黄昏时候一个人在巷里,你一定可以听到墙上那株蕨生长的声音,那是老一辈工人响应党的召唤,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国家矿业开发和血汗兴国企的声音,扎根异乡,无私奉献,在一片片顽劣的土地上努力采集养分,为解放初期的贫困局面排忧解难;那是新一辈工人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为国家富强吹向号角的声音,与时俱进,阔别都市的繁华却不断的奉献自己的青春,甘当落寞,携妻儿为美好明天夯实基础。
  
  当然,这样的小巷也有热闹的时候,那就是天天早晨八、九点钟的样子,总是有小摊小贩推着板车、挑着担子、背着大大的帆布袋子摆在小巷的两边贩卖一些日常用品,有时令小菜,猪肉,鸡鸭鱼鹅,还有朴实的衣服和家用品。这时候,家家户户的女人们穿梭在显得拥挤的小巷里,手里拎着篮筐,站在小巷里嘻嘻哈哈的讨价还价,最后总能买回物美价廉的日需品。有时候眼尖的孩子发现新来了一个卖棉花糖的商人,并嚷嚷着缠着大人非买不可!
  
  平日里,你是不是觉得心里杂草丛生?你是不是觉得你不够幸福?那你有空往看看这样的小巷,从小巷里或多或少可以感悟一些生活的坚强不息,感悟一些艰苦成长的味道,感悟一下我们的昨天、今天、明天!你一定会觉得这里比不上风景名胜,也没有雅兴站在这里吟诗作对,但这里心和心会贴的更近,这里有不一样的呼吸声。你一定会心胸豁然开朗,幸福感从脚底冲向脑门!
  
  但这些年里,随着国家对‘中心企业棚户区改造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工棚住宅区和老式国企家属区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小巷也无声息的随着消失,留下那些功过是非任后来的人们评论。
  
  只是最后,小巷一定会对那些前来铲平这里的大型机器欣慰的说一句:轻一些,不要随意铲平了历史!
  
  

上一篇:浅想隐 下一篇:孤影无情,谁愿在风月中多情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